您好,欢迎来到沃咨科技-知识产权+项目规划-资深顾问。 省市切换:上海 | 江苏

帮助中心  沃咨科技021-32525055

省市切换:上海 | 江苏
首页 > 行业资讯 > 其它新闻
迈向 2060 碳中和 ——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2021-03-20 08:57:20 浏览次数:1003次

迈向 2060 碳中和 ——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在《巴黎协议》的框架下,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

2020 9 22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的这一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开启了中国以碳中和目标驱动整个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全面向绿色转型的新时代。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会带来科技创新、能源和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相关的企业和投资机构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个大的趋势,就可能开辟一系列新的高成长的业务领域和取得更好的长期收益,并有效规避低碳转型对传统高碳产业所带来的风险。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希望通过此项合作研究,梳理中国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投资机构、企业家和产业界应对业已到来的全球低碳转型大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下是本报告结论的简要总结:

1) 全球已形成的碳中和共识将有力地引导长期投资向低碳领域配置。截至 2020 年底, 全球共有 44 个国家和经济体正式宣布碳中和目标,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令让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计划设定 205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大国在最近几个月所做出的承诺显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和趋势已经无法逆转,未来各国将出台大量支持碳中和的政策措施。这为市场投资方向以及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提供了更加稳定的长期预期和更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

2) 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科技革命和经济转型。从能源系统的角度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生物质能源+碳捕获与封存利用)。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 很多实现碳中和的技术还不成熟,需要重大领域的科技突破;实现碳中和涵盖的科技领域不仅包含能源,还涉及交通、建筑、工业、农业、生物科技、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从经济转型角度看,碳排放涉及整个经济系统,任何企业都有碳排放的问题,需要整个经济体系里的每一个经济个体的转型,也需要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金融体系的转型。

3) 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发达国家更多。虽然相较于欧洲和日韩等国家承诺 2050 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所宣布的碳中和目标年份晚了 10 年,但是大多数发达国家更早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碳排放已经达峰并进入下降通道,而中国碳排放还在增长。中国从碳达峰目标到碳中和目标之间只有大约 30 年的时间,因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主要挑战包括:我国能源需求尚未达峰,工业用能占比高;电力供给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转型难度大;交通、工业、建筑等部门脱碳技术仍待突破; 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平衡,公平性问题凸显,等等。

4) 实现碳中和是可行的并且能带来多重效益。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是,鉴于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力、社会共识和企业行为的积极变化以及全球绿色低碳科技的迅速进展,中国有信心在既定的时间表内实现碳中和目标。此外,实现碳中和也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中国实现碳中和可能需要数百万亿级的投资和持续数十年的努力,这也将塑造更高质量的经济和就业、更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及更先进的科学技术。

5) 实现碳中和的八大重点领域包括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与数字化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机会包括:

· 电力领域:光伏发电中硅片和电池片技术提升、新光伏材料钙钛矿技术以及光热发电技术;风电领域陆上风电的大功率风机、大尺寸叶片开发、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进一步成本降低以及浮式风电技术的商业化;可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电网改造、微网系统和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的成本降低和广泛应用等。

· 交通领域:交通电气化(电动汽车、电动卡车等)、更低碳的铁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与低碳共享出行、氢能和生物质燃料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海运和航空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等。

· 工业领域:工业领域电气化、钢铁行业更大比例的废钢利用和电弧炉应用、氢能和生物能炼钢技术进步、水泥生产石灰石熟料替代技术等。

· 新材料领域:材料的循环利用再生、生物基材料替代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材料等。

 · 建筑领域:建筑节能改造、零碳建筑、电气化和多能互补系统、零碳采暖和制冷系统、建筑材料的零碳化等;

· 农业领域:化肥和畜禽养殖排放相关减排技术、植物蛋白替代肉类和奶制品、人造肉、精准农业、基因编辑、垂直农业、水产养殖等;

· 负碳排放领域:更低成本的碳汇、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等;

· 信息技术与数字化领域:智慧建筑、智慧能源、智慧生活方式与健康、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制造等。

6) 企业应规划和开展碳核算并制定减排行动计划。首先,企业应开展碳核算,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夯实碳管理的基础,这包括企业自身机构的碳排放、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以及企业通过自身的产品服务所带来的碳减排潜力;其次,企业应该了解自身所在行业的碳中和路径,设定与碳中和目标相一致的减排目标(如科学碳目标),制定措施开展减排行动,把碳减排与企业核心业务密切结合,推动低碳转型和技术创新;此外,企业应该利用自身影响力, 协助上下游企业以及社会公众推动碳减排。

7) 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应鼓励包括保险、养老资金在内的长期资金开展绿色股权(PE/VC)投资,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向绿色投资基金或绿色科技企业。鼓励绿色金融创新,通过投贷联动等机制,让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的资金参与绿色投资。通过明确绿色技术产业属于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支持范围,使绿色科技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融资担保。地方政府可设立绿色科技发展创新平台(或加速器),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可以把绿色和低碳科技发展作为企业战略投资的重点方向。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绿色科技企业环境效益评估和绿色科技企业投资预评估等服务。

 

一、全球碳中和的概念

1.什么是碳中和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定义,碳中和,也称为净零二氧化碳排放,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消除量相等(如自然碳汇、碳捕获与封存、地球工程等)。

2.中国的“碳中和”承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 2020 9 22 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将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习主席的讲话,首次向全球明确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

3.全球碳排放来自何处?

根据PBL 挪威环评机构的数据32018 年全温室气体排放量约为55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速为 2%,碳排放量前五的国家排放了全体 62%的温室气体,依次为中国(26%)、美国(13%)、欧盟 27 国家(8%)、印度(7%)和俄罗斯(5%)。

分部门来看,能源活动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42017 年能源活动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 73%,农业活动排放占 11.8%,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排放占 6.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占比为 5.7%,废弃物处理排放占 3.2%。在能源排放活动中,发电和供热行业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重最高,占 30.4%,交通运输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 16.2%,其中道路交通是主要来源,制造业和建筑业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 12.4%,建筑部门排放占全球总排放的 5.6%

4.中国碳排放来自何处?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家。根据 WRI 数据5,分部门而言,2017 年中国发电和供热行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 41.6%,制造业和建筑业占23.2%,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 9.7%,此外交通运输和农业部门的碳排放占比分别是 7.5%6.1%

 

 

二、实现碳中和的重点行业

电力、交通、工业、新材料、建筑、农业、负碳排放技术以及信息数字技术等八个领域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点行业,其出现的可能的绿色技术创新点有望实现社会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的巨大转变。

 

1电力部门

1.1 电力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电气化是碳中和的核心,而电力的绿色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由于其标准化可控化,极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清洁的用能方式,电力是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也是优质的能源。电气化也是目前实现碳中和成本最低、最为成熟的技术路径,通过交通、工业和建筑等终端能源使用部门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将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

电气化将推动全球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随着电力在能源消费中地位愈发重要,电力供应结构的低碳化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必备条件。根据世界能源署(IEA)测算10,到 2050 年,全球电力消费量将是目前的 2.5 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测算112050 年电力将占全球终端用能的一半。这意味着在 2℃目标下,2050 年全球电力消费量将达到 2019 年的两倍。根据 IEA 的预测,碳中和条件下,若满足未来新增的电力需求,未来 3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平均年度新增装机规模需达到 700GW,是 2019 年新增装机容量的 4 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计 2050 年全球电力消费中约有 86%的电力来自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即低碳电力将相比 2019 年增长 7 倍。

1.2 风光发电可成为可再生电力的增长主力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光伏和风电被寄予了厚望。根据 IEA 预测12,全球光伏和风能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 7%提升至 2040 年的 24%。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 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占据主导地位。

 

2交通部门

1.1 交通部门碳排放持续增长,脱碳力度亟需加强

 交通领域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16%。值得注意的是,在能源、工业等部门碳排放增速趋缓甚至下降时,交通部门的碳排放却在继续增加。比如,根据 PBL 数据14,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持续上升,2018 年已经成为了中国第四大碳排放部门,排放量达到 8.8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从运输方式来看,根据 IEA 数据,2017 年中国公路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为 7.3 亿吨, 占交通部门总碳排放的 82%,是减排的重点;航空、船舶和铁路交通产生的碳排放占比虽小却是减排的难点。

1.2 结构优化、电气化、氢能、生物质燃料等是实现交通减排的可能技术路线

 公路交通的电气化是交通部门目前最为成熟的减碳方式。随着电动车锂电池等技术的突破,成本持续下降,电动车经济性的提升可促进其市场化普及。据彭博新能源预测15,美国2025 年前纯电动车的购买价格将低于内燃机汽车。随着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的加快,电动乘用车的使用场景将不断扩大,小轿车、短距离配送货车、城市公交、两轮车、铁路等领域逐渐实现电气化和脱碳。

 

 

3工业部门

1.1 工业部门需要深度脱碳

 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占比较高,且实现碳中和的技术难度大。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的研究162016 年工业过程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和因工业部门使用电力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占比达 24.2%。工业部门近一半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水泥、钢铁、合成氨、化工等。这些重工业的碳排放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来自于用于生产的原料,比如生产水泥过程中的石灰石和合成氨过程中所用的天然气;一部分来自工业生产高温加热的燃料燃烧,如高炉炼铁所用的燃料;剩余部分来自其他能源需求,比如用于生产中间产品、低温供热等的化石燃料。

1.2 钢铁行业深度脱碳需要氢能、生物能炼钢技术进步

 钢铁行业是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大户。2017 年钢铁冶炼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7.2%,其中有 75%的用能和原料都使用煤炭(IEA2020)。

 钢铁生产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高炉/碱性氧气炉(BF-BOF)路线。全球有 70% 以上钢铁使用该路线生产。该路线以铁矿石为原材料、煤炭作为化学还原剂,并在过程中添加废钢来炼制钢铁。另一选项是通过电弧炉(EAF)路线生产,即基于废钢和电能,利用电弧的热效应加热炉料进行炼钢,目前主要通过化石燃料为反应提供还原剂和能量。17

现阶段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主要来自废钢生产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比如在钢铁生产过程通过工艺的优化和回收使用废钢来节约资源。但随着技术进步,炼钢效率和再利用接近技术极限,进一步脱碳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法。比如可利用氢气或生物能代替煤炭作为高炉炼钢的还原剂,并且将生产供能过程电气化。或者利用 CCUS 技术清除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也可综合利用炼钢所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化学工业的原料生产燃料、肥料或其他有价值的产品。

1.3 水泥生产脱碳需要石灰石熟料的替代

 根据 WRI 的研究,2017 年水泥行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 3%。目前主流的水泥产品为硅酸盐水泥,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水泥生产时燃料(如煤炭、焦油、生物质)加热到 1600℃所产生,这一过程的碳排放约为 40%。二是来自石灰石煅烧的化学过程产生的碳排放,约占 60%

因此,水泥生产的碳中和首先需要燃料端实现零碳排放,比如利用绿氢、生物质燃料等替代传统石化燃料,对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采用 CCS 的方式予以去除。更加深刻的转型需要对传统生产原料石灰石进行彻底的替代。现阶段使用熟料替代品降低熟料与水泥的比例已较为普遍,比如粉煤灰和矿渣、甚至氧化镁材料作为石灰石的替代品,但这类水泥目前可用性上受到限制,因此水泥行业深度减排仍待技术的突破创新。

 

4新材料代替

1.1 碳中和的最后一公里

 在碳中和过程中,下游石化行业将面临最强冲击,乃至颠覆性的冲击。由于生产过程的高碳特点,化纤、塑料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材料最终都可能被彻底替代。除此之外, 新材料的替代也可能为工业部门的钢铁、水泥等生产提供新的脱碳路径。

一个可能的路径是利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替代传统石化产品。这将带来一场底层材料革新,或将重塑整个工业体系与下游产业链。

1.2 碳中和或将彻底颠覆传统石化材料

 传统石化产品通常由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提纯制造基本化工原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学合成。代表性的产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其全生产过程带来大量的碳排放。而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来源于高分子有机物,通过发酵、DNA 剪辑、培育、筛选、提纯等一系列工序构造材料,可能实现对石化基材料的替代。

 

5建筑部门

1.1 建筑部门是碳排放最高的终端消费来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建筑材料(钢铁水泥等)的制造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以及居民和商用建筑的化石能源使用带来全球 9%的直接碳排放,电力和热力使用带来 19%的间接碳排放,另外建筑的建设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占 10%

1.2 节能改造、电气化和多能互补系统将帮助建筑脱碳

 在建筑部门实现碳中和的举措中,首要任务是建筑的节能改造,包括热力管网改造、加强墙体隔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改善采光、房顶绿植等等;其次是取暖和空调用能的脱碳化,比如使用光伏等清洁电力、地热能、生物质取暖等,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炊事等用能电气化。

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可以从建筑材料的减排和提效入手。可以使用中空或 Low-E 节能建筑玻璃削减建筑能耗,或是使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墙、砖墙,以减少水泥、建筑砖烧制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6农业部门

1.1 农业对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一方面,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 另一方面,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农业生产占用了全球 50% 以上的可利用土地,消耗了超过地球 70%的淡水,78%水体富营养化也归因于此,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8。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的农业碳排放增加了 14%(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2020)。

1.2实现农业减排的技术探索

 农业的全面脱碳需要更加深刻的调整和变革,需要一系列、全方位而非单一、片面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减少食物浪费、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与方式、寻找低碳食品等。同时还要改善农业投资生态,吸引资本及优秀人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3 负碳排放:碳汇、CCU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认证机制确认的碳汇(证明碳汇的额外性)将可以进行交易, 购买碳汇的机构和个人可以用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碳汇发展的瓶颈是土地资源及种植和养护成本,这些因素限制了可增加碳汇的规模。

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equestration)是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就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利用或者进行封存(如地下、海底等)。目前制约 CCUS 广泛运用的主要因素是其成本高昂,目前全球只有大约 20 个商业化CCUS 项目运营,但是近年来已经规划建设另外 30 多个商业化 CCUS 项目。CCUS 成本包括捕集成本、运输和储存成本以及最后的利用或封存成本,不同的项目成本区别较大。仅以捕集成本举例,工业过程中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大约每吨二氧化碳 15-25 美元,低浓度二氧化碳(如水泥、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为每吨 40-120 美元20

 直接空气碳捕集(Direct Air Capture)技术是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产品封存起来。目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合成燃料、注入水泥中或岩石中,或用作化学和塑料生产的原料等。但是 DAC 成本比CCUS 的成本还要高,目前约 400-600 美元每吨,因此产品应用市场有限21

CCUS DAC 技术作为负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是其他领域很难完全实现零排放的时候需要的技术。对煤炭、煤化工、石化行业等行业,在碳中和目标下,这类负碳技术的大规模、低成本的商业化开展是延续其生存的唯一希望,可以作为这些产业转型的重点探寻方向。

1.4 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信息通讯技术(ICT)应用广泛,正在改变整个产业和社会。根据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Global e-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GeSI)的估算,2020 年全球 ICT 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 2.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对算力需求的增长,以及 5G 的更广泛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本身的能耗可能会持续增加。因此 ICT 行业本身的能耗和碳排放需要得到关注, 主要通过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以及更大比例地应用可再生能源来实现减碳

 

 

三、政府、企业和金融的作用

 

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还需要经济体系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尤其是政府、企业、投资机构都将在碳中和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1政府层面:明确目标、价格信号和战略规划

1.1 设立碳总量目标并逐年递减、加快建设碳市场和碳税制度

 政府作为碳中和行动中的主导者、监督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该负责顶层制度设计和推动落实。一方面,政府应该设定碳排放总额,并根据 2060 碳中和目标使配额逐年递减,督促各部门各行业形成较为明晰的减排规划。这类自上而下的政策相当于形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隐形碳价,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和长期减排的决心,可以降低绿色企业的投资风险预期, 激励企业尽早开展低碳转型(邹骥等,2019),同时促进高碳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或退出市场。

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完善碳定价机制,包括碳交易、碳税和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等。在各项碳定价政策中,以碳交易机制和碳税制度为代表的政策作为经济手段,是众多国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主要措施。在碳市场交易机制下,企业通过免费发放或拍卖的方式获得排放配额,由于企业间的减排成本不同,边际减排成本较低的企业会通过采用节能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和改进管理模式等来实现履约,同时将多余的配额出售获利;而边际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配额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最终,在碳交易机制的作用下, 全社会将以最低的减排成本实现既定的总减排目标。

1.2 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建立多层次绿色低碳电力市场

 “2060 碳中和目标下的电力系统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具有间歇性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进行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构建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电力市场。

1.3制定战略性产业规划

 除了创造一个更有效的市场机制,对战略性绿色低碳产业进行规划并引导投资也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方面。碳中和目标完全可以和产业发展和升级、能源安全等战略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国家政策带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了多重效益。第一重效益是实现碳减排,而且缓解了燃油车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第二重效益是培育了新兴产业,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中国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落后世界水平, 很难进行赶超,但是电动车领域是新的领域,与世界处于同一起跑线,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 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迅速,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第三重效益是减少石油进口依赖,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第四重效益是带动了电池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其技术不断迭代和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同时支撑了储能产业的发展。第五重效益是中国通过电动车和电池产业的规模化制造,实现成本的降低,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其它国家的低碳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2企业:开展碳核算,推动核心业务减碳

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落实碳中和目标的主体。目前,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方面工作的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还不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更没有具体的碳减排和碳中和的规划。国家宣布了碳中和目标之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 就应该尽快制定碳中和的路线图并开展碳管理。

1.1开展企业碳核算,夯实碳管理的基础

 任何企业要管理和降低自身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自身的排放情况。在一些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中国开展了企业的碳盘查工作,但是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以下类别的企业需要更紧迫地开展碳排放的核算工作:

1) 纳入或将要纳入碳市场的企业。碳市场的交易基于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可得,随着全国性碳市场的建立和不断扩大范围,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将需要开展碳排放的核算和盘查工作。

2)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因为接受大范围的投资者投资,因此需要公开碳排放情况,以及碳排放对企业未来发展及财务的影响,以利于投资者判断投资风险。国际上已经有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披露框架, 如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中国企业可以以此作为参照来制定自身的碳核算和披露计划。

3)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为大量企业提供贷款和投资,在推动接受其资金的企业开展低碳、零碳活动方面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自身的碳排放核算和碳中和活动,向企业提供示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贷款和投资所支持项目的碳核算,并对减碳效果好的项目和企业提供优惠融资条件,来促进和倒逼企业加速碳减排。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绿色金融的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建立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信息(包括碳足迹)的披露制度。

4) 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持股的企业,更应体现社会责任,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争取率先实现碳中和。

5) 国际供应链企业。处于国际供应链核心环节的企业(如大型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大规模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的企业)可以将其碳减排的偏好有效地传到至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尤其是供货企业。许多大型国际企业已经开始要求供应商开展碳排放的核算和减排工作。中国企业也将融入这个绿色供应链的大趋势。

1.2 推动核心业务减排

 在核算企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企业应制定减排的战略和措施,尤其是核心业务的减排计划。企业开展碳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选项包括:

1) 设定碳减排目标。最好是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结合,最终达到碳中和的目标。

2) 减排措施研究和实施。一般包括:建筑、交通、工业等行业企业的节能措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措施、产品和服务的绿色低碳设计措施、低碳原材料替代措施等。

3) 行业和技术转型。煤炭、石油、煤电、煤化工、石化等行业在碳中和过程中面临最大的挑战。原因是其高碳排放的特点本质上是与碳中和相矛盾的。根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研究,要实现《巴黎协定》要求的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 1.5 度的目标,全球必须设定碳排放总量的限额(碳预算),因此全球现存煤炭储量的 80%和石油储量的70%可能将不会得到利用。除非碳捕集和利用封存(CCUS)技术以及直接碳移除技术变得可行且在成本上可以接受,这些行业都将因为碳中和而最终被淘汰。因此这些行业的企业或者需要转型,放弃原来的主业,转型到低碳能源行业,或者就要大力研发碳捕集和利用封存技术及直接碳移除技术。但后者是否能够实现商业化运行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3 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大力投资绿色技术

碳中和的目标将带来巨大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估算,实现 1.5℃目标导向转型路径需累计新增投资约 138 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每年GDP 2.5%。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这个估计仍然是十分保守的。这些绿色低碳投资的大部分需要依靠社会资本,因此,旨在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资的绿色金融体系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将发挥关键的作用。

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碳中和的目标相比仍然面临许多短板和不足(马骏 2021)。我们认为,未来的绿色金融体系需要在界定标准、披露要求、激励机制和产品创新等领域进一步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接轨。另外,未来支持碳中和所要求的大量绿色科技的创新和运用,必须大力推动支持绿色技术的金融体系建设。

1.1 以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品创新

 中国目前已有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等,其中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是最主要的金融工具。下一阶段,围绕落实碳中和目标,满足低碳、零碳项目的巨大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该进一步关注如下产品领域:

1) 银行:创新适合于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项目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开展绿色建筑融资创新试点,围绕星级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绿色建材等领域,探索贴标融资产品创新;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探索服务小微企业、消费者和农业绿色化的产品和模式; 探索支持能源和工业等行业绿色和低碳转型所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转型贷款。

2) 绿色债券:发行政府绿色专项债、中小企业绿色集合债、气候债券、蓝色债券以及转型债券等创新绿债产品;开发与碳足迹挂钩的绿色债券;改善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吸引境外绿色投资者购买和持有相关债券产品。

3) 环境权益市场和融资:尽快将控排范围扩展到其他主要高耗能工业行业以及交通和建筑领域等,同时将农林行业作为自愿减排和碳汇开发的重点领域。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探索碳金融和碳衍生产品。

4) 绿色保险:大力开发和推广气候(巨灾)保险、绿色建筑保险、可再生能源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

5) 绿色基金:鼓励设立绿色基金和转型基金,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股权投资,满足能源和工业行业的转型融资需求。

6) 私募股权投资:鼓励创投基金孵化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绿色项目或企业并购重组。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合作,为绿色资产(企业)挂牌转让提供条件。

1.2 构建支持绿色科技的金融服务体系

 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业务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而绿色科技研发和运用的一个特点是风险较高、项目回报的周期较长,这是银行和债券市场的风险偏好所难以容忍的。为了支持大量碳中和所要求的绿色低碳科技项目及成果转化,必须建立以股权投资(尤其是 PEVC 基金)为主体,股票市场和投贷联动为支撑的金融服务体系。

早中期的绿色技术企业通常商业模式未完全成熟,技术路线不确定性高,项目风险较大, 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通常是私募股权(PE)和风险投资(VC)。但国内专业化的绿色PE/VC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度较低,是现阶段中国绿色技术投资的一大瓶颈。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统计, 目前在协会注册的、冠名为绿色的各类基金共有700 多只,但绝大部分投资于绿色上市公司和使用成熟技术的绿色项目,很少有基金涉足绿色技术创新领域(马骏等,2020)。国内的 PE/VC 近年来投资热点集中于互联网、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在绿色技术企业方面的投资规模较为有限。

但随着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化,碳排放带来的外部性效应逐步显性化,比如碳价未来大幅上涨、碳税征收以及绿色金融激励政策的逐步到位,绿色项目有望在长期维度上体现出更高的回报,股权(PE/VC)投资的深度参与也有望为中国碳中和的实现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认为,要推动更多的股权投资支持绿色科技,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多渠道增加向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投资的股权(PE/VC)投资的中长期资金来源,鼓 励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等逐步增加对绿色科技投资的比例。全国社保和大型保险公司在这一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尤其重要。

2) 更大幅度地向国际资本开放绿色股权(PE/VC)投资市场,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 向绿色(PE/VC)投资基金或绿色科技企业。

3) 鼓励绿色金融创新,通过投贷联动等机制,让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的资金更多地支持绿色股权(PE/VC)投资。

4) 为绿色科技企业提供担保。政府可以通过明确绿色技术产业属于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支持范围,使绿色科技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融资担保。

5) 设立地方绿色转型(或碳中和转型)发展创新平台(或加速器),基于地方的绿色转型需求,引进并支持绿色科技企业的发展。

 6) 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也可以设立绿色转型创新平台以及把绿色和低碳发展作为企业战略投资的重点方向。

7) 政府积极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绿色科技环境效益评估和绿色科技企业投资预评估,提供融资服务和加速服务,降低绿色(PE/VC)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和评估成本。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简介: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称研究院)是为中国和全球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市场、产品研究以及国际合作平台的智库。作为一家非盈利机构, 研究院的目标是在绿色金融、自然资本融资、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等领域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智库,为改善全球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实质性贡献。研究院现下设五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ESG 投资研究中心、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以及自然资源与投融资中心。研究院的重点工作领域包括:为中国有关部门和中央及地方政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提供绿色金融和低碳发展的政策研究与规划设计;为金融机构开发服务于环境改善和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产品、方法和分析工具;支持 GIP 秘书处北京办公室及其指导委会、NGFSIPSF 以及中英、中法、中欧绿色金融合作机制的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和银行、证券、资管等金融机构提供能力建设和交流平台;与英国碳信托 (Carbon Trust)合作管理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简介: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是高瓴旗下基于宏观经济和产业与技术变革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机构,是高瓴自主、专业、深度研究能力的智识分享平台。依托高瓴在科技创新与科技赋能、气候变化与新能源、医疗健康、新基建、先进制造等领域产业生态的深入布局和研究,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敏锐洞察和捕捉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变革方向,为社会经济发展持续输出高品质研究成果。

高瓴成立于 2005 年,专注于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作为中国人创立的国际化创新型投资机构,经历 16 年发展,高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依靠深度研究基因、高效资源配置,坚持重仓中国,积极推动原发创新与产业变革,持续创造经济、社会价值。高瓴受托管理资金主要来自于目光长远的国内外机构投资人,包括全球顶尖大学的捐赠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及家族基金等。作为具有全球视野的长期价值投资者,高瓴以创造可持续的长期增长为目标, 寻找最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通过科技创新、独立自主的研究、行业专长和世界级的运营及管理能力,协助企业不断提升战略及运营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并发挥企业家潜能,共同创造价值。高瓴资本的投资覆盖医疗健康、硬科技、企业服务、消费与零售、TMT、先进制造等领域。

 

 

报告作者:

 梁红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

 赵立建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碳信托(Carbon Trust)中国区首席代表

张文艺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科技研究与投资促进中心特邀研究员

杨鹂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骏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致谢: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能源与气候中心主任吴宛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欧德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 高瓴产业与创新研究院

                                    联合发布

                                                                       2021 3

 原文链接:https://csr.hillhousecap.cn/Carbon_paper_final_Chinese_version.pdf


 

 

 

 


沃咨首页高新企业知识产权科技项目科技创新资金行业资讯解疑答惑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6-2020 上海沃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许可证号:沪ICP备20015191号

官方热线:
021-32525055
周一至周日 09:00-18:00

QQ客服       QQ客服      
微信
13061715710
微信
wozi-bianqiang1999
电话
17856316853